朝思暮想黄河水离不去
黄河,源出青海,于山西屈曲西东,终入渤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河流。黄河水,像一条巨龙,流淌了几千年,承载着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愿景。
白日依山尽,黄河意在水中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所描绘的黄河山川壮阔的风景。白日依山尽,黄河水在青山绿水间,奔腾而过,显得格外壮美。深情厚爱的作者就在这里输足了“情深山水长”的文章魂。
文章写得是王之涣从天涯海角来到鹳雀楼,俯瞰黄河,紧握笔杆,在感叹黄河山川之奇时,回忆九年前的离别之情。既有对生死相许的好友之思,又有对黄河水意在“长流不息”之情的赞赏与理解。 他说,“人生在世,难免有离合悲欢,但我们要让时间洗尽铅华,留下一份深沉的黄河情感, 永存滔滔不息的黄河流水上”。
天若有情天亦老,黄河入海情未消
黄河在进入渤海之前,在其周围形成了广袤的黄泉潭湖,被称为“黄河三角流域”。在这里,黄河水翻滚,白沫激溅,激起气浪,宛若巨龙般腾飞。而黄泉潭湖则静静卧着,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孩童嬉戏声声,一个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黄河入海不消,黄泉潭湖也不变,时间在这里定格,情感在这里流淌。黄河情是我们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让这份情能够在时间长河中流淌,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追求与信仰!
山川壮阔人情厚,黄河入海乐逍遥
面对美丽壮观的黄河,回首河西延索的八水、光明拱照的万山,我想,在这方山水的瘀阏之中,深藏着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精神。这些光辉的记忆,不仅内含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历史积淀,更映照着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不朽信仰、美好情感和至高追求。
河为民命,水是民情。中国人民的重要心理成分是自然情感。黄河水好比人体血液,滋养着中国南北的草木芾矼和人民生命的躯体。正是由于我们对黄河的情感,才让我们有了所向披靡、四海为家的豪迈傲骨,以及万物有灵、人文荟萃的世界认知。黄河入海,乐逍遥,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生命力量与天赋精神的具体表达。
黄河,见证了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生命进程,是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彰显全球性民族气魄的巨大智慧载体,我们要传承好这份情感和精神,让黄河之水成为我们心灵之源,让黄河文化成为我们灵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