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一、食品采购、贮存及保质期控制
1、食品采购
食堂选择合格供应商进行食材采购。供应商需要有全国食品流通许可证,同时食材需要有相应的证书、合格报告和保质期标识。食堂对每位供货商建立档案,审核商家证照资料。
2、食品贮存
食堂对采购过来的食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分类存放。所有食品都应该被储存在干燥、通风、卫生的地方。冷藏、冷冻食品需及时入库,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状态。贮存期限过期的食品要及时淘汰。
3、食品保质期控制
餐饮服务员负责在食品入库时标识食品到期日期,并在食品过期前为之重新计算时间。食品过期需及时淘汰,食品保质期短的食品要做到先进先出,保证食品质量。
二、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1、食品质量监控
食堂聘请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食品检测机构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控,主要包括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食品残留检测等,保证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食品安全抽检
定期对食堂食品进行抽检,包括生产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的食品,以确保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及时发布,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人员培训、健康管理、个人卫生制度
1、人员培训
食品从业人员需要接受国家规定的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培训,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操作规程培训、急救培训等,以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工作的质量与食品的安全。
2、健康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食堂员工健康体检,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符合从事食品行业的标准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
3、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在食品加工、摆放、运输和售卖中,从业人员需要按规定穿戴干净、整洁、合适的工作服、帽子、手套等。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对手卫生进行消毒。
食堂安全保卫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正确的采购、存储、检测和员工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操作,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