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伤保险条例
一、 什么是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指的是由国家或者单位为职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或某种疾病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提供医疗救治、抚恤金、伤残津贴和死亡补助等多种福利制度的保险。工伤保险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
二、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适用于下列情形:
1. 在用人单位或被用人单位委派从事工作任务的人员;
无论职工是正式工、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还是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在用人单位工作中发生了意外事故或者确诊的职业病,均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 在工作途中;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伤,属于工伤保险范畴,但是职工违反公司规定的,如超速、酒驾等情形,一般情况下不予受理。
3. 在工作时间内;
除了上下班途中外,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意外都属于工伤。例如职工通过工作出错引发的事故、在工厂生产线上损伤等都属于工伤的范畴。
三、 工伤保险如何申请?
当职工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确诊职业病时,公司应当及时将职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在有效期内向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递交工伤报告。报告包括受伤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伤势诊断等信息。
当然,职工也可以在自己的保险公司投保工伤保险,如遭受任何工伤或者职业病都可以在保单规定时间内向保险公司提出保险赔偿申请。
工伤保险的建立,是保障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工具之一。保障工伤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伤保险及相关机制,并及时将职工从人身和经济损失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