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一座古老的祭天圣地
历史渊源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明成祖建于1420年,取名“天监”,寓意观测天象,预测天命。清朝时改名为“天坛”。
建筑风格
天坛占地约273万平方米,由三重高墙和环陵以及主要建筑——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组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城建筑的巅峰之作。
文化意义
天坛是古代中国皇帝祭祖、祭天、祈求丰收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古代科技和宇宙观的重要见证。目前,天坛已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明成祖建于1420年,取名“天监”,寓意观测天象,预测天命。清朝时改名为“天坛”。
天坛占地约273万平方米,由三重高墙和环陵以及主要建筑——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组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城建筑的巅峰之作。
天坛是古代中国皇帝祭祖、祭天、祈求丰收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古代科技和宇宙观的重要见证。目前,天坛已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