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

序言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份出征辞表。《出师表》的每句话都具有深刻的道理,赞颂了自己的主公,表达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人们如何处世。

中文原文及翻译

臣亮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创业未有半途而逝,如今天下分三,益州弱势,此时是存亡危急之秋。不过,宫廷中的侍卫不放弃自己的职责,在外面的忠诚志士也不顾自身安危,因为他们想者追随先帝的恩典,将这样的恩典回馈陛下。殿下应该打开您的圣耳,以展现先帝的遗风,激发忠心的人的志向,不应当过分低估自己,也不应该荒谬地压制忠心的谏言,让您难以听到。

臣密言:
昔之先刘备,先主称孤,后零陵、桂阳,以弱民之地,授以重任,拨乱世而定于静,清凉山之战,几获全胜,襄阳之战,又几捷而蜀土、巴、、吴、、越、、罗、、舒、、、汉、、皆宾服;而鲲鹏一翼,未丰(?),而襟江、、、、攘北,还壹心,当其进也,若此其道,内省不疚,夙夜念之,无益之。而今四方已定,侯景已灭,生民已安,而您,陛下不追先帝之六年之艰辛,不膺宗社之属,而忘叔父之提挈,信任昏庸之臣,纵贪戾之蠹,窃据幽燕,蹈权势,侵夺百姓,竭忠肝、晦疾骨,而耽日愈久,昏虐愈甚,自取崩殂、而已。

臣在此陈述:
过去的先主孤军奋战之际,先生以弱小的地方得到了重责,挽救了时局的混乱,他在清凉山之战和襄阳之战中几乎获得了全胜,在蜀地、巴土、吴越、罗舒、汉中斩获了敌人,全部臣服,同时有许多好汉一心配合,形成如鲲鹏一般,才得以一直走来。现在,四方都算是安定了,侯景也被镇压,百姓们也算是安居了,您却不像先帝那样坚持六年困难的时光,不能担负社群的重任,忘记了叔父在当时对您的指引,却信任昏庸的臣子,放任贪婪的蠹虫,随意剥夺百姓的利益,极尽忠心,受尽劳苦,自己糟蹋自己,天降崩殂罢了。

译文注解

1、 先主、先帝:这里指的是刘备

2、 零陵、桂阳:两个地方都在今天的湖南省境内

3、 弱民之地、重任:刘备当时虽只领有荆州,但是,进取之心很强,后来又得到了蜀汉益州,称霸巴蜀,上至宜都、下至江陵,总战场面积达十万之多,面临的百姓以百万计,因此可以说是一个艰巨的承担。

4、 鲲鹏:古传说中的神鸟,身着鱼鳞,尾巴如蛟,有两只翅膀,可覆盖九万里,漫天飞翔而永不疲倦,通常被用做形容像这种规模伟大的事物,以重则用鲲鹏一般为一般表达方式。

5、 蹈权势,侵夺百姓:曹丕在东晋年间说过:“权与物必轻财重利,宁以小善弃大恶也。”这种奢侈无度的权力可是摆在很多权臣面前的考验,他们不免牵涉进利益纷争,把自己一方的利益看得异常重要了,而形式与本质上的矛盾,则会作为毒细菌,侵蚀着国家的大体。

《出师表》充满感慨和哀思,时至今日仍是共勉之书。如今的时代,更是充满了各种诱惑和考验,人人都需要拥有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高洁品质和大智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跨越困难,成功获得自己人生的高度。何愧今日之士乎?

版权声明:《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出师表译文及注释)》文章主要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举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文文章链接:http://www.bxwic.com/shcss/14812.html

出师表译文及注释(出师表译文及注释)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