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修远
修远的初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可以说是屈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修远的初衷是什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屈原的“修远”绝非泛泛而谈的抱负。他处在一个动荡不安、政治黑暗的时期,而作为一个忠臣,他所追求的必然不是个人名利,而应是国家的繁荣昌盛。
修远的实践
屈原在“修远”的理想下,一生都在不断地规划、追求。他努力提醒君主“意如铁石一般坚, 心如火炭一般热”,而自身也在不断修身、鉴己,力求做一个符合人民期望的无愧于心的君子。他不仅在政治立场上有鲜明的追求,更在文学道路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础,发挥得淋漓尽致。
修远的成果
屈原以生命捍卫了远大的曹国理想,这种远大理想的表现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在心无旁骛的追求中实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崇高追求。他开创了辞赋文学,且语言华丽、凝练,影响深远,直至千古。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是佛家的慈悲情怀,更不是闲逛的游弋之道,而是作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要时刻铭记不忘的精神底线和方向。屈原以自己的行动和实践,阐释了修远的完美诠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