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月圆人团圆
节日由来
中秋节,也叫“月夕”、“仲秋节”、\"团圆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据《周礼》记载,“仲秋”是秋天的中期,“仲秋之月,谷入秋库,衣藏衣箱。”我国古代也称之为“上元节”,或叫“追月节”,取意于中秋之夜人们一同欣赏明月,寄托思念之情。
祭月习俗
中秋节除赏月外还有吃月饼、赏桂花、喝菊花酒等普遍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吃月饼,而制作月饼一般是用糯米粉做皮,以莲蓉、红枣、豆沙、五仁等馅为主,形状一般是圆形,寓意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的团圆饮食文化。并且还有一种流传至今的“赏月”习俗,即在中秋之夜,点燃一盏七色灯笼,手捧花伞,前往田野、河岸、山顶等空旷之处,猜灯谜、品茶赏月,十分有趣。
节日意义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之情,家庭情感之美,从而在全中国范围内都备受重视。这个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引领了方方面面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相信在这个特别时刻,每个人都会感到浓浓的家庭温馨和团圆感,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感受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