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思中秋
民间素有中秋赏月之习,因此八月十五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秋天的到来,池塘、湖泊中倒映出一轮圆月,更是令人神往,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意。
月光倾泻,思绪万千
“众里寻他千百度,七夕鹊桥已星河。银汉纵横九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首唐代杜甫的名篇《八月十五夜观灯》开篇即为中秋海明月的夜晚描绘,月光如水,显现出壮观的名胜之遥。暮色中的城市,喧嚣的生活,都在这指点婆娑之浅的灯火中被大自然无情的力量照射,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那么神秘,让人感觉到无尽的遐思。
思君今夜,牵念万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不再吟咏月亮的辉煌,而是更强烈的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此时的月光不再是壮观的天上珍珠,而是化为情人月下的灯火,感受到了万千思君之情,以及对思念的深刻描写的情感活在碧空里。
天长地久,情谊难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表达中秋赏月之情的同时,也蕴含着一份深深的祝福。中秋不仅是赏月之日,更是祈盼和重聚之日,在天边挂起满月,相思的人也会在远方借这瑰丽的夜色,彼此疏贺,祈愿今后的日子也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