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常人”到“三观不正”
家庭教育的缺失
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往往都与自己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些经济落后、文化程度低、习惯保守的农村和城市,很多人的家庭教育都只是片面强调了读书、考试和课堂表现,却缺乏对于道德、品德的培养和引导。这使得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容易产生各种缺失的三观。另一方面,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行为和言语也极易对孩子形成不良的传染作用,造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上的扭曲。
社会环境的熏染
大多数人都是社会化动物,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存在会对个体产生深远而且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竞争和压力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摆脱那种无安全感和无保障感的状态,往往不得不为了自身利益甚至舆论而去打破规矩甚至是道德底线。而这种“为了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方式,往往也是“三观不正”的重要体现。
舆论导向的误导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舆论、网络等信息来源的过分依赖,往往造成了对事实的盲从和对他人观点的照搬。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社会大事和人物事件中,一些有关媒体和社会群众的虚假说辞和歪曲讲解,往往一不小心便能引起大范围的影响和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出现了明显的扭曲。除此以外,在某些时候,一些不良言论和竞争策略也会导致一些人的三观发生扭曲,凭借着舆论的力量去进行危害社会的行为,从而成为社会的毒瘤。版权声明:《三观不正的文po(从“正常人”到“三观不正”)》文章主要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举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文文章链接:http://www.bxwic.com/zhhxx/3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