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二本院校:一个不堪回首的选择
招生简章的魔术:虚假的录取标准
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然而,黑龙江的二本院校在招生简章中竟魔术般地将录取标准“魔改”了几番,例如:对分数线有“特别备注”、对专业选择有“特殊优待”等等。再看看当年录取本校的学生们,这些所谓的“特别”录取标准竟然为空谈,而那些明摆着的高分次数不让人心寒。不难发现,二本院校的“诚信”在招生时便已显露无疑,准备好被骗吧!
贫困生的病态:不可言喻的校园差距
在黑龙江的二本院校,贫困生往往都是被低配到只剩下底层的底层。可以发现,学校的贪污现象并不是个例。校园中的某些地方短缺教学用具,而另一些处处繁华,这也说明了学校在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公平。更糟糕的是,这些带有明显病态的差距还会直接反映在学生人际关系上。贫困生的低声下气不仅仅体现在拼奋读书时跟所谓“贵族”学霸比高低,更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一条就是快快逃离二本院校的理由之一。
四面八方的限制符:事实证明太难就是大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这些学生十分注重的“某事物”的话题——就业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应该在心底深深地知道一个事实:随着大学招生规模越来越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这些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们面临的却是四面八方的限制(类比于符咒)。很多企业对二本院校的简历毫不理睬,对二本院校的雇佣几乎为0。其他一些企业可能会限制录取人的专业或者限制学历。这种危险的情况甚至会连学生考研的机会都严重受挫。最终结果往往会是身废名裂,所以,政府早早地警示我们,眼光要放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