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篇首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屈原一生忠于楚国,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不遗余力。但是,由于郢都江都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外戚的排挤,屈原逐渐失宠,最终被贬谪到沅江。

屈辞之悲:屈原投江身亡

在沅江之滨,屈原想起了家国沉沦的悲痛,开始抒发自己忠诚爱国的热情和伤心之情。他写了不少悲壮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离骚”和“天问”。不幸的是,屈原的悲愤情绪引起了敌国的猜忌和恐惧,被错误地指控为叛国罪,最终绝望投江,英勇就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护屈不死:百姓敬仰屈原,救他不死

当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身亡的消息之后,感到非常悲痛和惋惜,许多人来到江边吊唁,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担心屈原的身体会被鱼虾啃食,于是,他们在江边敲鼓打舞,以驱走鱼虾对屈原尸体的猎食。又有民众争相划船下水,打捞屈原的尸身,以便安葬。后来,人们又将糯米制成粽子,投入江中,用来祭奠屈原和纪念忠臣节义的精神,于是,端午节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来。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总结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

从屈原投江到百姓救援,再到将糯米制成粽子,我们不难看出,端午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弘扬民族精神和道德风尚的节日。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至今仍为后人所景仰,端午节的形成与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拥护仁义的精神内涵。

版权声明:《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文章主要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举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文文章链接:http://www.bxwic.com/shcss/33400.html

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闻风知“端”:端午节的由来)的相关推荐